医保改革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重大变化一: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全面落地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是医保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从2025年起将在全国全面落地实施,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看病模式和医院运营方式。
·什么是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简单来说:
改革前:医院按照提供的每一项医疗服务收费(做一项检查收一次费)
改革后:按照病种整体打包付费(确定某种病的总费用标准)
通过这个动作,国家向老百姓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医保只作为基本保障,但是想用好药,可以通过商保解决。
·那哪些药可以通过医保报销呢?药品分为,甲类,乙类,丙类
医保报销范围:
甲类药品,可以报销
乙类药品,一定额度
丙类药品,不可报销。
以下是一些「刚需但不报销」的丙类药物案例,对某些患者而言可能是救命药
DRG医保控费
1.罕见病治疗药物
诺西那生钠(注射剂)-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药物,年治疗费用约70万元
依洛尤单抗(注射剂)-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单针费用约 2万元
2.未进入医保的抗肿瘤靶向药
部分 CAR-T 细胞疗法-治疗特定血液肿瘤,单次治疗费用约 120万元
部分 ALK 抑制剂-用于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月均治疗费用约3-5万元
3.进口创新药物
艾伏尼布-用于治疗携带IDH1突变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未纳入医保
多个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虽然在临床上显示出良好疗效,但因价格昂贵未能通过医保谈判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积极影响
1.减少过度医疗:医生不再有动力过度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风险
2.医疗费用更透明:事先知道某种疾病的大致费用,减少"看病贵"感受
3.提升医疗质量:医院为了控制成本,会提高诊疗精准度和规范性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消极影响
1.特殊病例处理:对于疑难复杂病例,医院可能优先安排简单病例
2.分解住院现象:一些医院可能将一次住院分成多次,规避单次支付限制,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疾病患者可能面临,需要过早出院或在多个医院之间奔波的风险。
3.医院收治意愿:对于成本高、风险大的病种,医院收治积极性可能下降
重大变化二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
出处:《关于全面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的通知》
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的通知》(医保发〔2024)52号)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1.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比例将进行结构性调整
·调整前:
单位缴费中有一部分(约30%,具体各地不同)划入职工个人账户
职工个人缴费的全部(100%)划入个人账户·退休人员可能获得更高比例的个人账户资金
·调整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单位缴费部分将全部或大部分进入统筹基金,不再或少量划入个人账户
职工个人缴费仍全部划入个人账户
对退休人员可能设立过渡期政策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21)14号)第二条第(四)点明确提出:“逐步将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纳入统筹基金”。
2.普通门诊费用正式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知识小科普:什么是统筹基金
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是指由参保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用于支付参保人员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的共济资金池。它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的区别
引用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0]63号)第二条规定:“个人账户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组成部分,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门诊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重大变化三: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政策
出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8月1日发布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1)连续参保激励: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后,每多参保1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1000元
(2)零报销激励:当年未使用医保基金报销的参保人,次年可享受不低于1000元的大病保险奖励额度
重大变化四: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
1.医保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近亲属的医疗费用
2.医保钱包功能推广,实现跨省份家庭成员医保账户资金共济
一句话总结:
2025 年医保改革通过 DRG/DIP 付费方式控制医疗成本、门诊共济调整个人账户结构、连续参保激励提高保障水平、扩大账户使用范围,整体上强化了基本医保的“保基本、广覆盖”属性,但也凸显了对罕见病、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保障缺口,释放了“基本医保+商业保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构建的明确信号。
上述政策信息主要基于国家医保局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官方文件,以及主流媒体对这些政策的报道和解读。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25年的部分政策细节可能会随着实施过程有所调整,建议关注国家医保局官网(nhsa.gov.cn)及各地医保部门的最新公告,获取最准确、最新的政策信息。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确切的政策细节,可以直接访问国家医保局官网或拨打当地医保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太保整理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保险建议,仅供参考。所含信息已尽力确保准确,但不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作出保证。本文版权归太保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太保不对因使用本新闻内容产生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本文来源:太平洋产险吉林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