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怎么交?普通居民和职工有什么不同?
养老问题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养老保险关乎着每个人的晚年生活,因此不论职工还是居民都对养老保险的缴纳问题十分担心。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的缴费方式、待遇标准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缴纳比例、方式及待遇差异等维度,系统解析两类养老保险的缴纳规则。
一、缴纳群体
1.职工养老保险
它主要面向有单位的人和灵活就业的人。不论是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单位必须依法为其缴纳社保。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单位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等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2.居民养老保险
它主要覆盖未就业的城乡居民。其参保范围是年满16周岁、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这意味着,如果你是农民、城镇未就业居民等,都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二、缴纳方式
1.职工养老保险
采用强制参保和共同缴费原则。根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办理参保。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通常是单位按缴费基数的16%左右缴纳,个人按8%缴纳,单位缴纳的费用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的费用进入个人账户。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则需个人承担全部费用,通常按当地缴费基数的20%缴纳,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8%进入个人账户。
2.居民养老保险
实行自愿参保原则。符合条件的人员可自愿在户籍地参保,费用全部由个人缴纳。政府会在此基础上提供额外的缴费补贴,缴费档次越高,补贴金额通常也越高。
三、缴费标准
1. 职工养老保险
它的缴费标准与收入水平挂钩,缴费基数以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为准。缴费基数有上下限,下限通常是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上限则是300%。收入越高,缴费基数越高,它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纳越多,未来养老金也越多。
2. 居民养老保险
它的缴费标准则采用固定档次模式。每年缴费一次,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各地设置了多个缴费档次供居民选择。
四、缴纳形式
职工养老保险不需要职工另外交钱,在单位发工资时会自动扣除社保费用;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可通过线上平台,如电子税务局APP、微信、支付宝、当地政务服务平台及税务公众号缴费,也可通过线下渠道如银行柜面、乡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办税服务厅完成缴费。
以上内容就是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纳群体、方式、标准以及形式的介绍,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适配的养老保险缴纳。养老保险遵循着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大家要尽早规划、持续缴费,才能为晚年生活打下结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