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平工资增了!对上海的打工人有什么影响?
2025年9月18日,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公布了2024年社平数据,即本市2024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434元/月,比2023年的12307元/月增加127元。众所周知,社平工资跟社保的各项内容有直接的关系,那么社平上增,对哪些金额也产生了哪些影响呢?编马上为大家介绍:
一、社保缴纳金额:
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上海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调整为37302元/月,下限调整为7460元/月。
因此,上海打工人最低社保缴纳金额变更为783.3元,单位最低为2038.07,灵活就业人员最低缴纳金额为2238元。
补缴情况:
职工本人的社保缴费基数根据实际收入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关系来确定的。社平工资增加,社保缴费基数也会变化。那么,工资少于7460元或高于去年上限36921元的打工人可能会面临社保金额增加的情况,并且需要补缴7月和8月的社保费用,补缴费用为基数差额×个人缴费比例。
举例:月薪7000元,7-8月按旧下限7384元缴费,补差金额为:(7460-7384)×(8%养老+2%医保+0.5%失业)=76×10.5%≈8元/月。
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表示,参保单位及其职工、灵活就业参保缴费人员因缴费基数调整产生的社会保险费补差部分,应在2025年10月底前缴纳,期间免收滞纳金。
公司缴纳社保的打工族们不必自行补缴,公司的HR会统一补缴差额;灵活就业人群需要登录上海人社APP,在【社保缴费】中确认基数,差额会自动计算,完成补缴即可。
二、公积金缴存金额:
公积金缴费基数通常也是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很多地方规定其上限是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社平工资上涨,公积金缴费基数上限会提高,变为37302元/月;下限没变,依旧为2690元。
基本公积金月缴存额=基数×(单位比例+个人比例),单位/个人按照5%-7%比例缴纳。那么变更后,上海月公积金缴存上限为37302×14%=5222元,下限为2690×10%=376元。
补缴情况:
职工工资>36921元,公积金中心自动按新上限37302元补调,无需单位额外操作。由于公积金下限没有调整,其余人员的公积金金额没有明显变动情况,大家无需补差额。
三、养老金待遇:
社平工资是计算养老金的关键因素之一。基础养老金部分与社平工资相关,按照100%档次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社平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就越高。
此外,对于目前的打工人来说,社平工资增加会使缴费基数提高,个人账户记录的钱数也会增多,进而会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金额。
四、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者无过失的情况下,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月社平工资的3倍,公司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月社平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社平工资上涨,经济补偿金的封顶标准也会提高,变更为12434×3×12=447624元。
五、人身损害赔偿误工费:
如果劳动者受到意外伤害,没有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误工费。社平工资上涨,误工费的计算标准可能会提高。
上海社平工资的增加,对打工人而言,既有当下社保缴费增加的压力,也有未来养老金待遇提升、经济补偿金增加等方面的影响。总之,社平工资不是孤立的,它单项变化会引起多项社会福利金额的变化。本次调整直接影响、每月到手工资和未来社保待遇,上班族们可以重点核对9月的工资条,确认社保补差和公积金调整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