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保险类型应该怎么购买 投保电话别轻易说好

来源: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去年六月,吴接到一家保险公司的电话,向他推销保险产品。事实上,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通常被称为是直接拒绝,但那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实际上同意投保。当吴先生不知道政策的具体内容时,他愚蠢地同意投保。

  不到几天,吴先生就收到了保险单。他匆忙去做生意时,签了名,把它放在书桌上。当他出差回来时,他发现保险单已经不见了,然后咨询保险公司,说没有问题,只要有电话号码就行。

  八月份,吴先生病得很重。他认为六月的政策会派上用场,但他拒绝通过电报申请赔偿。因此,他所投保的是意外保险,不能为该疾病索赔。

  让吴先生想不通的是,一般的意外险100元就能买到10万元的保额,可他每年支付保费7000多元,保额却只有30万元。感觉被欺骗的吴先生要求退保,最终只拿回了一半保费。

  接听电话别说好

  通过吴先生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他是在对保单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答应投保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这与电话保险销售人员的话术不无关系。通常,保险营销员的语速会较快,通过一系列数字的表达,让你产生保费很低、保单性价比很高、保费能返还就很划算等错觉。这样一来,在对保单实际保障范围不甚了解,也并没有算清保费究竟划不划算的情况下,不少人就会稀里糊涂答应投保。而只要你说出好的、可以之类的话,就会被认为同意投保。一些持卡人的银行卡也会在24小时内被扣除第一笔保费,保单自划账后第二天的零时开始生效。

  主导对话先三问

  要避免这种糊涂投保,你应该主导对话,至少应该问3个问题。一是:保单的保障范围是什么?是意外险、健康险还是财产保险,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得到理赔?二是免赔责任有哪些?三是保险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效?

  在有了这3个问题的解答后,你并不需要急于答应投保,可以要求对方把具体的保额、保费清楚地告诉你,在你记录后,可上网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看看性价比究竟如何。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型产品与返还型产品在保费制定上有着较大差异。消费型保险是一种保费付出后,即便不发生保险事故也不予退还保费的产品,而返还型产品则是在到达一定保险期限时,未发生保险事故,就能拿回所缴保费的产品。

  吴先生投保的是以退货为基础的意外险产品,他所说的100元保费10万元是一种消费品。对于相同保费的产品,回报保费比消费者保费高得多,因为它不仅包括风险保费,还包括储蓄保费和一些附加费用。对想要低保费、高保障的投保人来说,消费型的保单比较合适,而对于想要借助保险的强制储蓄功能,在获得一定保障的同时又有笔积蓄的人来说,可选择返还型保单。返还型产品在到期前退保会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这一原因,投保人对自己的缴费能力要有个长期判断。

*本资料所载內容仅供您更好地理解保险知识之用;您所购买的产品保险利益等内容以保险合同载明为准。
本文标签
投保 保险类型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