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银行“揽储”大战爆发购买理财产品也有风险
年末,市场流动性习惯性紧缺,“揽储”大战随之爆发。据银率网数据库数据显示,11月末全国商业银行非结构型平均预期收益率达5.37%,超过6月末“钱荒”时的收益率。
而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成都市内多家银行了解到,大部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跳涨至6%以上!记者调查超“6”成为普遍现象记者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基本上都超过了6%。“期限35天,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6.1%。”
记者登录银率网发现,近两日发售了6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均超6%,认购期限从1个月到半年不等,认购金额为5万元到50万元。“听同事说最近很多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了6%,我过来具体了解一下。”昨日,在红星路二段的一家国有银行里,记者碰到前来咨询理财产品的市民刘丽,“之前一直都有理财的习惯,现在更倾向于购买短期的理财产品。”“和往年不同,今年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的时点更早。”某商业银行客户经理朱希介绍,提前作战是为了“拦截”春节可能流出的资金,避免重蹈6月“钱荒”的覆辙。
截至昨日,成都本地在售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超6%的达39款,最高的收益率达到了6.8%。业内分析存款被分流将成常态成都分行日前发布的成都地区11月运行情况显示,月末成都辖区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3555亿元,同比少增235亿元。全国数据也显示,近来住户存款流失日渐严重。“分流渠道越来越多,银行存款流失将成为常态。”有业内人士分析,除了证券、信托等方面对存款的吸引、百度等互联网发行的基金也在分流存款,加上P2P线下理财模式的快速发展,这使得今年年末银行揽储大战比往年更激烈,“在此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自然水涨船高,超过6%的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多,不排除破‘7’的可能。
市民可以等年底收益率再走高时购买一些理财产品”。与传统储蓄业务不同,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是金融投资产品,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专家提醒,购买理财产品也有风险。市民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理财产品类型,不要盲目追求预期收益率而轻视投资风险,要注意理财产品的“保本”中可能附有条件。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www.cpic.com.cn),承载希望、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