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需不需要现在就买份养老险?”“该买什么样的险种才适合?”随着“二胎”的全面放开以及“延迟退休”渐行渐进,养老问题已然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热议话题,商业养老保险也俨然成为了许多保险消费者开始着重考虑的保险规划。 据同方全球人寿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8亿人,占全国比重10.1%。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加重、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养老金运行压力的加深,都在警示人们:退休养老所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 中国式养老困境 本世纪初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尚不足1万美元,整个社会体系并未准备好迎接人口老龄化。退休人口基数增大,使得中国养老金运行压力随之增加。自2002年至2014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中国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下的隐形债务为86.2万亿元,占2012年GDP的比率为166%。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未来收支平衡问题比较突出,或将出现巨大缺口。 于此同时,《2015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也显示:我国居民未来养老仍面临着多项挑战,仍有三分之二以上居民对于退休没有充分准备。目前,储蓄、社会养老保险仍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退休准备方式,居民退休收入结构的多样性有待完善,预计未来个人收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居民需提高自身退休规划水平。 商业养老险夯实补充保障 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一般而言,个人养老保障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企业为员工准备养老的企业年金,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包括个人储蓄、基金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等。 作为个人养老的重要补充部分,与储蓄和基金等金融产品相比,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具有期限长、回报稳定、附加保障功能多、可年均化领取的优势。被保险人在缴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以保障在退休收入下降后仍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具体到商业养老险的险种选择,同方全球人寿产品开发部总经理柯康儒建议,选择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传统型养老产品回报率固定,分红型养老产品兼具保障和分红功能,能抵御通胀,风险较低,普通家庭均可选择这两类产品作为养老补充。而投连型和万能型养老保险产品预期收益较高,较传统型和分红险产品来说风险也较高,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人群。 此外,除了靠上述商业保险领取一般性用途的养老年金及分红,重视退休健康规划的人群、不婚族、不育族还可考虑补充选择非医疗性质的长期看护险,免除老年伤病时的长期护理问题。 按需“四定” 理性投保 保险是一门学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需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周密的统筹计划安排和循序渐进的心理准备,在确定了适合的险种之后,具体的产品细节选择也有一定的技巧。 业内专家建议,在规划具体养老保险产品时可按照定保额、定领取方式、定领取时间、定领取年限“四定”方式确定需求。 定保额:确定保障额度是必备功课,具体保额主要需综合考虑未来的养老金需求缺口和自身的经济承受额能力。一般而言,养老资金缺口主要是“退休后资金需求减去退休后可预期后的的收入”,按年或按月计算均可。算出了养老资金缺口,并确定商业保险金在填补缺口中占到多少比例,就可以直接发推出每年或每月所需领取的商业养老金,继而找到对应的保额。 以60岁退休,估计退休后每月资金缺口为1000元为例,如果准备完全用养老险来弥补这个缺口,那么可选择60岁以后每月领取1000元的养老产品,月领千元所对应的保额为10万元,那么就选择10万元的产品档次。若准备60%的缺口用养老保险填补,其他40%由子女或其他收入支持,则只需选择6万元档的保额。 定领取方式:目前商业养老险的领取方式分为趸领和期领两种。趸领是到了约定年限时,保险公司一次性支付一大笔到期保险金给投保者,适合打算退休后进行二次创业或对自身寿命预期不够乐观者。期领则分为年领以及月领,前者比较适合普通生活的老人,后者适合每年有一两笔不规律大支出的群体。 定领取年限:养老金领取年限可与保险公司自由约定,一般可选择与自己的具体退休年龄衔接,这样在退休后立即可以领取,生活上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定领取时间:养老年金险在领取时间上的设置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保险期间为终身,但没有最低领取年限保证;另一种为定期,如领取到80岁或100岁,但同时会设定一个保障领取的时间,可能是10年,也可能是20年。有家族长寿史的人可以考虑有限选择终身制产品。 另一方面,同方全球人寿产品开发部总经理柯康儒也提醒,对于那些想规划一个有品质的老年生活的人群来说,养老准备要尽早开始,越早开始就越轻松。“因为从资金的时间价值来讲,购买保险最好是越年轻购买就越便宜也越划算,这样可以交费的年限多一些,每年的负担也就少一些。” "
"近日传言,除了延迟退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也有可能延长,据说已有共识。中国养老问题的过去和未来如何?请看这篇文章。 鉴于最近专家教授频繁出洞,就养老问题发表各种奇思妙想,比如清华大学的杨燕绥教授的“十五年义工论”,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可见“养老”已成了当下中国火烧眉毛的紧迫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无力养老?有必要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首先要矫正一个流传甚广的谬论,中国人无力养老,主要是因为老人占人口比例上升,年轻人减少,没有足够的劳动人口来供养老年人。 占人口比例上升?没有足够的劳动人口来供养?这是说退休老人么?这特么是说公务员好不好?现在的公务员占人口比例是历朝历代以来最高的,所消耗的资源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也是最高的,好象也没有专家学者跳出来大声疾呼太多了供养不了。不但供养了高比例的公务员,而且这些公务员的生活水平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这还是正常情况,不算贪腐造成的额外负担。养一个公务员得养多少老人了?为什么公务员占人口的比例上升就没事,老人占人口比例上升就叫苦连天了呢? 稍加思索即可知,所谓的老人占人口比例过大的问题是个伪问题,与经济发展的事实不符。实际上,如果经济持续发展,真正从事劳动的人口总是在持续下降,也就是说,全社会只需要越来越少的劳动人口(或劳动时间)就可以创造出足够所有人使用的财富。青少年的受教育年限越来越长,妇女可以在家当全职主妇,官员可以越来越多,上班的人每周只工作5天每天7小时甚至更少,但偏偏老人退休就不行?劳动力减少除非引发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倒退,那才会产生养老问题,但那不仅仅是养老,而成为了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 何况,公务员纯粹不创造财富靠人养,老人是真的靠别人来养么?老人为什么不能从自己年轻工作时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以供退休之用?中国人到退休时,一般已劳动了30—40年,30—40年的全职工作不能积累出足够的养老费用?假设年轻人能够供养老人,那么如果免除了他们的这种义务,他们为何不能拿这笔钱来为自己养老?换言之,如果一个人无力为自己养老,他又为何能为别人养老? 显然,有什么事情不对了,谁动了你的奶酪? 一、计划经济的恶果 实行计划经济,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把几乎所有的私有财产包括生产资料、甚至生活资料收归国有。相应的,国家明示和默示地承诺,全体国民的生活、工作、教育、医疗当然也包括养老由国家承担。注意,这里并不讨论将财产收归国有的法律性质,而是从事实上而言,国家做出了也必然应该做出这样的承诺。 这一承诺至今仍应有效,全体国民仍有权向国家索取生活保障,包括农民。因为收归国有而形成的国有资产,至今未曾返还国民,也未就这么多年因其没收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那么,它所承诺的义务仍未免除。(注意与福利国家相区别,福利国家是基于社会契约的合意要求国家提供保障,然后以收税进行再分配。而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国民的意愿无关,是政府强制性无偿性剥夺了大部分社会财富所产生的逻辑后果,是国民必然应得的一种非充分非自愿的对价。) 农民首先也是国民,也和其他国民一样基于财产被国有化而有权要求国家保障;其次,虽然农民以包产到户的方式获得了基于土地的某种财产权,但这并不是所有权,而是一种受到极大限制的“租用权”或“使用权”。国家并未向农民返还土地这一最主要的财产,而是作为垄断土地的唯一所有者(忘掉集体所有制吧!谁是真正的支配者,谁才是真正的所有者),故仍对农民负有义务。 需明确的是,国有资产是对全体国民负有义务,而不是仅仅针对国有企业的职工。也就是说,国企不能仅仅解决了自家员工的养老问题就万事大吉。 毫无疑问,这是国有资产无法承受之重。 计划经济注定了低效率。一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得经济核算不可能,因此无法正确地配置资源,造成大量的不当投资;另一方面,吃大锅饭必然会人浮于事,懒惰和浪费不可避免。即使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国企仍未能摆脱整体低效的困境,某些国企的表面盈利来自于强制性的垄断地位,实际上还需要财政补贴、股民融资,以及以牺牲消费者的福利为代价。(可参见拙文“垄断者的价格问题”) 因此,国家没收了国民的财产,却注定无法为国民提供足够的保障。到最后,计划经济崩溃,国家除了占有天量的国有资产外,还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利润中征收大量税款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国家放弃了其承诺的大部分责任,剩下的一小部分与稳定统治相关的人员以“体制内”的形式继续得到保障,由财政供养。 二、通货膨胀的掠夺 计划经济是养老问题的源头,而通货膨胀是养老的头号敌人。这意味着无论你如何勤劳、如何努力,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都可能在不可思议的通货膨胀中化为乌有。 为什么我们可以存钱买车、上学、旅游或交首付,偏偏不能存钱养老?因为养老是20—30年后的事。要想知道20—30年后的物价水平,不妨回过头去看看20—30年前的物价水平。还不说过去的20—30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通货膨胀率很低,大规模的货币超发也就是近6,7年的事。10年前,在四川一个月生活费300元足矣,现在则3000元都打不住,10年后,20年后呢?几乎不敢想象。 货币是什么?是未来将要兑付为实物或服务的期权,而通货膨胀实质是赖账,是对持有货币的人(债权人)的隐形掠夺。如果没有通货膨胀,今天我们买2元钱一斤的大米,为什么我不能把这笔钱放到30年后同样买大米?今天2000元租房子,为什么不能存到30年后租房子?除非社会倒退,经济大滑坡,人均占有的生存资源大幅度下降。但那样的话,如前所述,就不仅仅是养老的问题了,而是整个社会的大危机。 不用货币的形式可看得更清楚,我们在今天省吃俭用,为未来养老积攒下各种期权的契约(而不是货币)。比如30年后的一月份,我可拿着凭证到某家公司提取大米若干、面粉若干、蔬菜若干,在另外一家公司得到租房一套,第三家公司则提供衣服鞋袜。这些未来的债权都可以折现为今天的价格,我们完全能够用今天的财产换到明天的商品。 有人说以后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力资源贵了,老人所需要的人工服务价格也将上涨,让老人无力支付,而需要儿女无偿地提供这种服务,这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所以不能以储蓄来解决。但这种理由也似是而非: 1、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庭生活中需要的人力服务是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现在还有人挑水洗衣吗?还有人劈柴烧火吗?2,30年后,请不起活人,还请不起机器人[-0.90% 资金研报]吗? 2、不管未来人工服务价格是否上涨,都能在今天以期权的方式购买,只是价格高低问题而已,那么为什么不能以储蓄货币(本质上是期权)来解决? 3、让儿女来侍候自家老人,真的就是无偿的不需要付费的吗?显然不是,除非儿女自身就没有工作,机会成本很低,但那样的话,谁又来养这些无所事事的儿女呢?如果儿女在工作,自己侍候老人(而不是购买商品化的人力服务),必然有机会成本,这种成本需要有人承担。如果是儿女自己承担,那就回到最初的问题,能为别人养老提供资源,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养老提供资源?如果老人承担,那为什么不直接从市场购买服务?现代的社会,还有多少人能做到事必躬亲地服侍自家老人? 4、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只要经济水平发展,社会总财富增加,人工服务虽然会涨价,但别的东西会降价。养老所需要的综合性资源的总体价格(吃穿住行医疗保健休闲等)会下降而不是上升,养老所需要的货币总量会下降而不是上升。养老所需要的少量人工服务可以从别的商品中节省下的货币支付。 通货膨胀之所以对养老影响巨大,是因为养老的资源主要依赖于储蓄和几乎固定数额的定期养老金,而这种不能随通货膨胀率同步上涨的财产将会严重缩水,无法购买到应得的商品。从来退休老人都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 通货膨胀唯一的原因是政府垄断了货币发行和银行体系(罗斯巴德和哈耶克已经证明了自由银行制度不可能产生信用扩张和通货膨胀,参见《银行的秘密》和《货币的非国家化》),而世界各国的政府都持续进行着通货膨胀,因此养老问题就成为了世界难题。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会体现在企业的股价和分红上,将养老金投入股市,以基金的方式购买一揽子股票,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但是,中国畸形的股市,圈钱是最大的目的,有付出无回报,养老金入市,形如肉包子打狗,由此断绝了抵抗通胀的主要途径。 三、强制储蓄的侵占 双轨制的成因是因为国家无力以国有资产保障全体国民的生活,因此将大部分人抛出了体制外自谋出路。本来这部分人虽然吃了亏,也可以以自己愿意的方式安排养老,国家却又以养老保险(强制储蓄)的方式来横加干预。 养老保险国家并没有出钱,而是职工自己的工资的一部分被拿出来作为强制储蓄(企业出的那部分养老保险其实也是职工工资的一部分,市场经济下,企业既然能够将之上缴国家,也就能够直接发给职工)[i],国家作为储蓄的保管人,承诺储蓄人达到某一年龄时(如60岁)可按月领取退休金,这就是所谓的养老社会化。 而现在不断放出风来,要延迟领取退休金,这反映出养老金亏空巨大。为什么我自己存入的钱到时候竟然会取不出来?姑且不论通货膨胀造成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管你印多少钞票,但我原来存的钱总能还我吧?我交给你的红彤彤的钞票上哪里去了? 社会养老金被侵占以弥补财政开支,是压垮养老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缺乏成本核算和财政约束,也就是说,花掉一万亿和十万亿都没什么太大区别,财政收入永远都是不足的,国家必然想尽一切办法找钱。国企垄断经营、税收、通货膨胀、卖土地、罚款……种种手段,但没有一项有侵占养老金来得方便。养老金由国家强制保管,要到许多年以后才能支取,而这期间储蓄人无法对这一部分原本属于他自己的财产进行任何监督或支配。 更重要的是,养老金还在源源不断地收进来。假如今年收了3万亿,只要兑付1万亿,那么剩下的2万亿又没有人能过问去向,保管人会真正地保管好这2万亿么?用脚趾头都能想出这答案。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假如明年只收得进2万亿,要兑付的成了3万亿,这缺口上哪里去补?所以,必须保证每年收进的,要大于每年支出的金额。 那么,能采取的办法有: 1、交纳比例不变的话,如果交纳人数不变或减少,就需要不断提高工资; 2、交纳比例不变的话,如果工资不变,就需要增加交纳的人数; 3、增加交纳养老金占工资的比例; 4、减少养老金的兑付,如延迟领取养老金。 专家们并不期待或者并不预计人均工资上涨的幅度能覆盖养老金的亏空(即使经济发展或通货膨胀),增加交纳养老金的比例的空间也相当有限,而多寄望于增加交纳养老金的人数和直接减少养老金的兑付,于是炮制出种种理论,如人口老化、劳动力不足等等,来为增加年轻人负担(要求家庭养老)和减少老人的养老金兑付(延迟领取养老金)等措施奠定“理论基础”,放松计划生育也只是基于这种功利性理由才提上了日程。 这就是中国养老问题的真相 这是基于劳动力供求不变的一种粗糙的说法。实际上,如果企业不为员工缴纳养老金,那么劳动力供求关系将改变,而在比原来更高的工资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原来上缴的养老保险部分将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分配,但就业人数增加,失业减少。 "
"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退休人员激增,正在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形成严峻考验。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状况仍然加剧,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从2014年的3个增加到了7个。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月27日发布名为《重构我国养老金体系的战略思考》的报告。该报告称,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长期风险的核心问题是养老金缺口大,难以应对老龄化挑战。该报告执笔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说,2011年以来,在基本养老金覆盖的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中,参保人平均增速为4.04%,而离退休人员的平均增速已达6.64%,这表明养老金收入小于支出会持续下去,随着而来的就是养老金缺口。报告认为,尽管经过连续十年以上的养老金待遇调整,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面临着较大风险。在制度建立之初,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维持在70%左右,然而2000年以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持续下降,从1997年的70.79%下降到了2014年的45%,已经处于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划定的养老金替代率警戒线之内。报告称,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大部分采取三支柱养老金模式,目的是合理分担国家、雇主和个人养老责任。到2012年底OECD成员国的第二和第三支柱的养老金占GDP加权平均比重为77%,而我国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养老金占GDP比重仅为5.1%。董克用表示,养老体系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当前制度困境的主要原因,养老制度过于倚重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而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尚未真正建立。退休人员将养老待遇完全寄托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长此以往国家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截至2014年底,全国只有7.33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保职工人数为2293万人,仅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的6.7%,绝大多数职工无法享受企业年金。报告建议,下一步养老金制度顶层设计应该重构“三支柱”体系,重点是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分离,将社会统筹部分转为第一支柱,分离后的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合并,形成第二支柱,同时,政府加大税收优惠,鼓励个人自愿建立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税延养老金。"
继2012年养老金空帐以及弹性年龄退休掀起轩然大波之后,今年2月初,由国务院转发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关于养老金的部分再次引起了各方争议。中国养老产业该何去何从?不少人对此忧心忡忡。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养老产业面临综合性、结构性问题,基本养老金保值增值、转变传统养老观念、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方式已经成为阻挡养老产业前进发展的三重门。而过去一段时间所出台的种种政策迹象表明,国家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已开始着手养老产业的破冰之旅。 养老金入市打碎死水之门 基本养老金作为目前国内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养老保障。在cpi一路飙升的情况下,躺在银行里的养老金收益率过低,乃至缩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去年曾表示,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获得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但过去11年间,中国年均通货膨胀率高达2.47%,以此推算,养老保险基金的损失高达约6000亿元。 总额高达2.37万亿的养老金如何有效保值增值,把死水化活水”,一直是各界热议的话题。而投资入市,成为盘活资金的解决途径之一。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新后,曾多次提到养老金入市问题。 近期有消息称,全国社保基金已经基本完成了针对社保管理人的投资方案招标,并拨付资金进入新设立的投资组合。与此同时,被视为养老金入市重大突破的广东千亿元养老金委托投资情况也备受关注。1月28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表示,具体运营情况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还没有向我们通报,细节我们还没有掌握,但总体上是良好的。 业内人士指出,广东养老金委托投资收益情况直接关系到地方养老金委托投资方式的全面铺开,更影响着各省市的积极性。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养老金贬值的加速,养老金入市投资运营已成为当务之急。 虽然社会各界关于养老金入市有着安全担忧。但养老金因cpi的增长而贬值,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在风险中寻找机遇,中国基本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之路探索已经悄然展开。 税延型保险政策打开机遇之门 事实证明,基本养老金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所存在的养老问题。据测算,目前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只能达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58.5%。要想保证老年人生活的质量和尊严,必须从行业市场以及消费习惯方面做出引导,个人税延型保险试点的出台无疑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来。
据路透社8月23日报道,《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在前期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后,日前由国务院正式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基本养老金投资股市已获得放行。
中国政府网23日刊登的管理办法显示,养老基金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范围除银行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同业存单,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外,还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股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
养老基金还可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投资,以及对国有重点企业改制和上市进行股权投资,范围限定为中央企业及其一级子公司,以及地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包括省级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资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郭晋晖“十三五”规划仍然将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下一个五年的目标,但与三中全会的决定相比,中国社保制度近年来在公平性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可持续性却不见明显起色。
就养老金的顶层设计而言,公平是要消除身份和地位的差别,可持续性则是要保障基金的中长期收支平衡。中国政法大学胡继晔认为,居民养老金城乡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并轨等举措在公平的问题上解决了一大步,但当前“可持续”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也公开表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性方面存在隐忧,中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中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综合有关方面预测,到202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19.3%,2050年达到38.6%。当前中国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到2020年就要下降到2.94∶1,2050年将下降到1.3∶1。“十三五”规划重点关注的就是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通过完善筹资机制来实现基金的收支平衡。具体而言,首先就是扩大覆盖面,将更多的人吸收到这个制度中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制度中,就会有越多的缴费者,资金池就会越大。“全民参保计划”是一项既能体现公平性又能体现可持续性的举措。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的目的是,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尹蔚民指出,从公平性的角度来讲,我国距离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还有差距,养老保险还差1亿多人没有全覆盖,主要是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和养老保险一样,医疗保险基金近年来也开始出现吃紧的迹象,尤其是一些省市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已经出现了收不抵支,但医保扩面的空间却已经很小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广东等地调查发现,很多地区的医疗保险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7%以上。为了维持基金的收支平衡,医保基金只能走“节流”之路,规划纲要称,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研究实行职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同时还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延迟退休也是影响基金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基金的影响是双向的,既可以增加缴费年限,又可以减少基金支出的年限。所以,延迟退休成为很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时采取的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此前,人社部已经确定了延迟退休的时间表。今年制定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2016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推出。尹蔚民说,方案将渐进到位,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推出后至少五年以后才会实施。《建议》还提出要降低社保费率,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深度老龄社会正在加速到来,应对老龄化已经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议题之一。老龄化社会两代人健康长寿,所以人们工作年限要加长,必须就业开源与福祉改善并重,谨慎地用钱,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摘要:通过考察一些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资料以及借鉴一些公共管理专家的观点 回顾了我国“划资还债”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缘由和历史,思考了现实的问题并在理论上进行解释,然后对如何划资提出一些设想,最后对划资后的运行方式作了思考。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 隐性债务 划拨国有资产
一、改革背景下养老保险新制度实施的逻辑
“ 为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政府1997年决定把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转变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养老保险的隐性 债务问题。债务包括两部分:一是应继续付给新制度实施前已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总额;二是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人员在新制度实施前积累的养老金权利。”(宋晓梧 、 张新梅,2000)
其实,何止老龄化一个原因,纵观世界诸国养老保险的转型或改革,本来,解决隐性债务可以有多种方法,比如:发行“认可债券”( 如智利1981年改革开始144万人被给予特种债券以严格明确国家和个人的债权关系),也可以逐步提高政府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助支出。但是,我想基于我国改革的渐进性(如企业是逐步放权,“利改税”,物价,失业等都是由“双轨”向“单轨”并拢)和一些政治因素(执政党认为应集中力量做经济建设,“效率优先,后顾公平,稳定压倒一切”等观点),以及“国未富,人先老”的国情(2004年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近11%,中国GDP约 13.65万亿元,人均约10500元),划拨国有资产,偿还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金隐性债务最可行( 简称“划资还债” ) ,这样干,既可以承认补偿的合理性又避免了在法律上债权关系的严格化和尖锐化,这和1880年代俾斯麦集团对德国工人的剥夺与安抚形不似而神似!但我国当局的压力远比当年俾斯麦的压力大:仅从1998年至2003年,企业退休职工从2700万人增加到3600万人,每年增加300万人,养老保险金的缴费人员与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0∶1上升到2004年的3∶1,是呀,在我们面对的是全球最庞大的老年人口和最剧烈的经济转型,所以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
二、为什么非划不可以及得划多少
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职工工资收入中没有包括保险费用,这部分保险费进入企业利润,全上交国家,国家又将其中的大部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这样现有固定资产的价值中就凝结了部分老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当年必要劳动的价值。现在,这部分人要养老,养老金支付面临财务危机,将一部分国有存量资产变现或划拨以解决他们养老金支付应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更何况,政府在出售或划拨一部分国有存量资产(截至2000年,我国国有资产总规模达到98859.2亿元,不包括军队的国有资产,其中经营性资产为68612.6亿元,非经营性资产为30246.6亿元。)用于退休职工养老金支付的同时,也将本应由政府负担的养老负担转移到了个人身上,算得上一举两得。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国内部分经济学家在讨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框架设计的问题时提出,社会保障的职能要从企业转移出来,将一部分国有资产看做是由过去的养老基金和医疗基金的积累所形成的划拨出来,由国有持股机构按基金预筹积累制进行委托经营 ( 周小川、王林,1993) 。目前这个观点已被广泛认可。
那末,改革造成的隐性债务有多大的规模呢?不同的学者和机构做出了不同的计算结果:
(一)世界银行的研究认为我国隐性养老金债务规模为19176亿元,其中,“老人”的隐性债务为6813亿元,“中人”的隐性债务为12363亿元;
(二)国务院体改办宋晓梧的研究认为,养老保险隐性债务15种不同的债务规模:从18301亿元到108260亿元不等;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科研所何平的研究认为,我国企业职工隐含债务匡算结果是:57204.2亿元,精算结果是:28753.34亿元;
(四)中国人民大学王晓军的研究认为总债务为36697亿元。
摘要:文章简要肯定了近年来 中国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取得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 经济 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发展 趋势
一、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 企业 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 金融 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2006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6990万人,其中城市就业人数为28310万人,城市就业人口比例为36.77%。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理论覆盖率从2001年的38.8%增长到2006年的42.8%,覆盖率仍不足50%。显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养老保险基金“所有者缺位”
当前,我国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实质上是缴费人的资本或劳动收入的一部分,所以,从经济学上产权明晰这一原则出发,理应成立一个代表缴费人利益的组织来对这部分基金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由政府代管,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所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就处于“所有者缺位”继而“所有权悬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融资困难和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 农村 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健全
由于 历史 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社会救助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作为 现代 社会保障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农村才刚刚开始发展,保障制度亟待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政策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口结构逐步老化,农村家庭保障日益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村人口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三、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探讨
(一)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多层次养老制度制度体系,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保险机制的要求,应全面覆盖无力缴费的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社会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寿险、家庭保障等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第一层次: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供款的模式,即企业和个人为主,政府提供补贴,实行现收现付筹资方式。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参保率。由国家行政部门管理,执行保障和再分配功能。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多缴费者可以多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第二层次: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保障。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实行劳动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由企业为主,个人为辅供款,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企业职工,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实行激励机制,保证缴费者退休后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为充分的保障。
第三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寿险保障。采用自愿性,由政府提供政策,个人具有经济能力和偏好选择,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高收入人群,是在具有了基础保障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政府可视经济发展需要,给予政策扶持。